“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苯瓭擅駹敔?shù)脑挄r時回蕩在我的耳旁。作為新時期的“五好”小公民,未來社會的主人翁,任重而道遠。
創(chuàng)新在哪里?創(chuàng)新就在我們身邊。記得上書法課時,我用毛筆練習寫字。下課后,由于來不及清洗毛筆,過了不久,毛筆就變得硬梆梆的。幾次下來,幾十元一支的毛筆就報廢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便把毛筆放在墨盤里.可一不小心。毛筆滾落下來,又把我的書籍、試卷全弄臟了。既不方便,又不衛(wèi)生,該怎么辦?我想到毛筆變硬是因為缺乏水分,便靈機一動,根據(jù)“毛細現(xiàn)象”,把筆桿固定在瓶蓋上,再把它插入裝有適量水的瓶子里,讓筆尖接觸到水面,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其他同學也按我的辦法去做,效果還真不錯。
我爺爺長期臥病在床,為了解決他開關電燈不方便的問題,我想了好多辦法,效果都不是很好,最后我想到了遙控裝置。在老師的協(xié)助下,我將家里的電燈進行了改裝,爺爺用后可高興了,一個勁兒地夸我又聰明,又孝順。我心里想:創(chuàng)新可真是好東西,以后一定多多用它為大家造福。
抗“非典”期間,我看見同學們洗完手后,又用手去擰水龍頭,而水龍頭上也有細菌,容易使同學們交叉感染。我想:如果水龍頭出水口向上,這樣既能防止手的再次污染,又能節(jié)約用水。于是,我們學校的水龍頭都翻了個兒,這樣既方便了同學們安全衛(wèi)生地洗手,也不像“感應式水龍頭”那樣昂貴,這真是一舉多得呀。
在學習中敢想他人之未想.有自己獨特的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創(chuàng)新。就像在學習《一夜的工作》這篇課文時,學到周總理工作到深夜后,招待客人吃花生米。文中說:“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數(shù)得清顆數(shù),好像并沒有因為多了一個人而增加了分量?!蔽覀兙汀盎ㄉ椎降自黾記]有”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有的說:“沒有。”也有的說:“有,因為總理平時的生活很簡樸,在沒有客人時,他的花生米肯定比這更少。”我說:“根據(jù)文中‘好像’這個詞的運用,可以肯定花生米增加了!”老師同學都說我聰明,其實哪里是我聰明,只不過我有一個絕招,也就是創(chuàng)新的秘密,那可是開啟智慧的鑰匙,就是換個角度看問題。這第三只眼。會讓你發(fā)現(xiàn)在我們所熟悉的世界背后,還有一個更廣闊、更神奇的新世界。
雖然我們取得了一點成績,但還要廣泛地學習前人的科學經驗,我們既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又不能迷信權威,人云亦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勤動腦、勤動手,敢于想、敢于做,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會了創(chuàng)新,就牢牢地抓住了開啟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只要敲開了創(chuàng)新之門,就會像魯迅先生說的一樣,這個時代就是屬于我們的!
作者:胡月 (網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