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類星體
來源:本站 | 作者:admin | 時間:2013-01-20 00:53:37 ]
類星體是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xué)的“四大發(fā)現(xiàn)”之一。這種天體在一般光學(xué)觀測中只是一個光點,類似恒星。然而在分光觀測中,它的譜線具有很大的紅移,又不像恒星,因此稱它為類星體。到1993年底,已確認7383個類星體。類星體的紅移量之大,便天文學(xué)家大吃一驚,因為從紅移量可以得到類星體遠離我們而去的速度和它們與我們的距離。計算結(jié)果表明,類星體是離我們最遠的天體,大都在100億光年以上。也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觀測到的類星體的光是在100億光年以前發(fā)出的。 類星體的直徑只有普通星系的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還不到1光年,體積類似太陽,而它們自身的能量比一般星系能量大上千倍,是20萬個太陽的能量總和。體積不大又怎么能提供如此之強大的能量呢?由于現(xiàn)在還只是觀測到類星體的一些蛛絲馬跡,所以類星體的本質(zhì)還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