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首次太空飛行45周年之際,美宇航局12日公布了一項2009年撞擊月球南極的計劃,希望能夠找到月球存在冰水的證據(jù),為了回應美國的這一計劃,俄計劃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永久性基地。此外,俄羅斯英雄宇航員阿法納希耶夫當天還在北京參加加加林首飛太空45周年圖片展開幕式,并熱情地接受了記者的提問。
整個登月計劃分四步
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總裁尼古拉·謝瓦斯季亞諾夫指出,整個登月計劃大致分成四步:首先在發(fā)展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的基礎上對近地太空進行工業(yè)開發(fā),爭取在2015年使用“聯(lián)盟”號和“進步”號宇宙飛船送宇航員上月球;2020年著手建立自己的永久性月球基地;接著開始對月球上豐富的資源進行大規(guī)模開采,以便將月球上富有的氦-3同位素運回地球,用于核聚變發(fā)電;而在2020年到2030年間,將以月球為跳板向火星進發(fā)。
耗資約350億捉襟見肘
這一登月項目將總共耗資250億到350億美元,謝瓦斯季亞諾夫因此想憑借此項計劃吸引更多的私人投資。盡管資金捉襟見肘,還是有專家認為,憑借著豐富的空間站經(jīng)驗和太空操作技術(shù),俄羅斯很有可能在美國再次登月之前再制造一次轟動。
欲與美較量重塑輝煌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蘇聯(lián)與美國進行太空爭霸戰(zhàn),當時蘇聯(lián)的宇航業(yè)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沉寂多年后,俄決定重新開始對太空的探索。但是,俄要想趕超美國并不容易。因為比起俄羅斯,美國的月球開發(fā)優(yōu)勢在于宇航員有登月的經(jīng)驗和先進的航天飛行技術(shù)以及充足的財政預算。
當然,真正要到月球上實現(xiàn)人類的構(gòu)想,還有很多難題需要解決。正因為如此,爭奪月球才更顯出政治意義。哪個國家在開發(fā)上搶得先機或者實現(xiàn)突破,就能顯示其綜合國力的水平。
閱讀:31
標簽:Copyright ? 中學生科技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