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時間1月15日13時57分左右,美“星塵”號飛船按計劃釋放出回收艙,裝有彗星塵埃樣本的回收艙將在4個多小時后降落地面。1999年2月發(fā)射的美國“星塵”號探測器于2004年1月飛抵懷爾德2彗星,探測器上伸出的一個網球拍形狀的設備采集了彗星塵埃及氣體樣本。這些樣本可為宇宙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研究提供重要線索。這是2004年1月2日,一架美國“星塵”號無人探測器的模型在美國宇航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記者招待會上展出。 新華社發(fā) |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記者李宓)想幫助科學家研究太陽系的起源嗎?想成為首個星際塵埃顆粒的發(fā)現者嗎?美國“星塵”項目正在全球征集志愿者,普通人在自家電腦上就可以分析篩選由“星塵”號飛船返回艙帶回的星際塵埃。
科學家認為,星際塵埃很可能保留了太陽系誕生之前宇宙構成的信息。但科學家迄今尚不知道星際塵埃顆粒到底是什么樣的,也從未在實驗室中研究過具體的星際塵埃樣本。“星塵”號飛船返回艙除首次為人類帶回彗星樣本外,也將捎回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星際塵埃。
“星塵”號飛船上有一個由氣凝膠材料制成的網球拍狀塵埃采集器,一面捕獲的是彗星物質粒子,另一面就是星際塵埃顆粒。根據推算,“星塵”號的星際塵埃采集器上應該有大約45個星際塵埃顆粒。與采集到的成千上萬個彗星物質粒子相比,在約0.1平方米大的采集器上找到這45個星際塵埃顆粒的蹤跡,好比在足球場上尋找45只螞蟻,必須搜尋160萬個小區(qū)域,然后才能分析它們的化學和放射特性。僅依靠該項目研究人員至少需要20年才能完成這一工作,因此志愿者的作用在“星塵”項目中顯得十分重要。
為此,有關方面設立了一個專門網站(http://stardustathome.ssl.berkeley.edu)。感興趣的人登陸后需要首先進行一個網上測試,通過測試的人將有資格注冊成為“星塵”項目的志愿者,并接受網上培訓,然后可以下載一個“虛擬顯微鏡”。“虛擬顯微鏡”能自動連接“星塵”項目網站的服務器,下載需要篩選的星際塵埃圖片。研究小組對志愿者的工作量沒有任何要求,做多做少全由志愿者的興趣而定。研究人員預計,在志愿者的協助下,分析篩選工作只需7個月就能完成。
據介紹,每幅圖片將首先由四名志愿者同時篩選,如果有兩人分別看到了相同的星際塵埃顆粒蹤跡,圖片就會被發(fā)給另外100多名志愿者進行確認。如果得到其中20人的確認,負責分析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研究小組就會對這個顆粒進行最后的驗證。
為了表示對志愿者工作重要性的認可,幫助發(fā)現星際塵埃的志愿者作為作者之一,其名字將出現在“星塵”項目宣布發(fā)現星際塵埃微粒的科學論文中。
 |
北京時間1月15日13時57分左右,美“星塵”號飛船按計劃釋放出回收艙,裝有彗星塵埃樣本的回收艙將在4個多小時后降落地面。1999年2月發(fā)射的美國“星塵”號探測器于2004年1月飛抵懷爾德2彗星,探測器上伸出的一個網球拍形狀的設備采集了彗星塵埃及氣體樣本。這些樣本可為宇宙形成和地球生命起源研究提供重要線索。這是1998年2月5日,科技人員在察看“星塵”號返回艙成功完成測試試驗。 新華社發(fā) |